《方方日记》真的资敌卖国了吗?英美主流媒体真的会拿起这颗炸弹吗?
《方方日记》最可贵的不是记录了事实,而是反映了疫情中人的情绪,让每个人都能感同身受,并理解了武汉人民的牺牲。
这种理解,让多数无灾的人民也会配合国家防疫措施。
无数人死去亲人的悲伤和愤恨以及无奈,值得记录。
这些情绪,让我们知道武汉是活生生的人构成的城市,而不是1100万这个数字
在之前,多数人理解的武汉疫情,其实是新闻里的数字,这些数字遥远的外星人一样,这样数字哪怕多上十倍也无意义啊
控诉满清杀了多少人,还不如一本《扬州十日记》,控诉满清杀了多少人,还不如一本《蜀碧》。
《扬州十日记》没有被质疑过吗?当然有。辛亥革命前夕利用这本书开展反满宣传确实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蜀碧》没有被质疑过吗?当然有。这本书讲述张献忠是如何祸害四川的,即便到今天还被不少人认定为这是满清在四川搞了大屠杀而嫁祸给张献忠之作。
所以,作为日记体力图记载全景式的历史图景从来免不了被世人质疑,《方方日记》自然也不可能自外。
然而,胡说《方方日记》资敌卖国,我以为是最为荒谬的指控了。
事实上,如果从实际行动来说,更应该被指控的马云同学,他可是在疫情期间,打开腰包捐了美国大量的口罩和核酸试剂啊。
不必否认,英美历年来出版大量的反华作家的作品,诸如《中国崩溃论》之类的神作,传回了国内总是大受鞭挞。
但是究其实,这些书在英美根本并没有多少受众和市场。英美主流电视媒体也不讨论,因为多数美国人虽然知道中国,却在日常生活当成空气。
美国人就是这样的国家,一切外国人都是空气一样的存在。
美国人根本不在乎其他国家在想啥,遇到了什么问题。
相反,我们中国却无比在意英美主流媒体对中国的看法,无论是BBC还是CNN对中国的报道,无论这报道是赞美还是批评,都足以让国内媒体反刍三天三夜。
我们中国人就是这么高度敏感美国人对中国的看法,高度敏感欧洲发达国家对中国的看法。
喜欢听的,称之为亲中亲华。
不喜欢听的,称之为反中反华。
欧洲有个小国家挪威总是和被打上反华的标签,被中国人讨厌。
然而实际上,这个人口500万的国家从来只是反对中国政府的某些做法,他并不是什么都反对,相反在很多方面和中国有着紧密的经济合作。
其实出于意识形态不同,国与国之间意见不同是必然的。
同样的封城,各个政体的执行力从来是不同。
我们嘲笑挪威的求助,却不知道一个政府为了人民而放下面子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为了面子,一国国家处于大饥荒、地震等重大危机而不向外界求援助,非得一切自力更生去解决,我可不以为是对的。
挪威在尽可能的范围之内,坚持自己的国际道义观,哪怕是我们中国人听起来不舒服的道义观,也算是一种直言无隐。
总是把外国政府对中国政府的不同看法,理解为反华,其实是和这个全球化时代不相适应的,也和我们这个目前巨大体量的国家应有的胸怀不相适应。
中国政府当然有权直接反驳反对挪威政府的一切做法。
但是就此认为挪威人反华反中国人,那可就真想多了。
总之,国与国政府之间互相拆台的事情多了,正常都是基于意识形态的需要。
至于为此我们中国人也去反挪威人,可真没啥必要。
在全球化时代,大国被小国批评,其实是好事。
如果每个大国既在联合国有一票否决权,又不让批评,那这世界可真太危险了。
老子说,当圣人,就要承担天下人的唾骂。
其实当大国亦然,也要天天挨各个小国家的骂,挨了骂,该援助还是得继续援助。
这才叫升平有象。
当然,挪威是个小国家,中国人可以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但是对于美国,中国人则截止目前做不到坦然以对。
美国当代历史上唯一大力宣传过中国的一部政论作品,其实只有一部,那就是我以前老上司宋强写的奇葩之作《中国可以说不》。
为什么这本书在美国火了,火的所有主流媒体都在谈论呢?因为这书是彻头彻尾的反美。
现在,大伙儿应该理解美国人脑回路了吧,就是这么清新,就是这么奇葩。
美国人的逻辑很简单,你们中国人窝里斗,自个儿批评自己国家的文章,我们美国人犯不着去看,没兴趣。
但是如果是你们中国人批评美国,那我们美国得赶紧翻译出版,还要光速的将《中国可以说不》的四个作者全部请到美国去演讲了。
美国人不仅仅喜欢自黑,还喜欢被全世界的外国人黑,这就是一个超级大国独有的霸气。
我们呢?
我真的很想普及一个常识,其实美国人根本不在乎中国出了个方方,对于她写了什么,也不会火热报道,除了签下版权的那家出版社,毕竟做生意当然想赚钱而不是亏本。
截止目前,别看国内反对方方的声音山呼海啸,英美主流媒体是完全无视方方的存在。
在国内鞭打方方,完全是自嗨过度,就是一群人鞭打某个人来恐吓一大群沉默的人,逼迫他们继续沉默。
就我接触的外国人,特别是美国人,他们对于中国当代任何文艺作品根本不屑一顾,就算看过,也没兴趣讨论。
就以电影而论,国师张艺谋的《英雄》在北美票房也就几千万美金,还基本是华裔去捧场的结果。
所以说方方卖国资敌,她哪个哪个能量啊。完全是一堆人在窝里斗的热火朝天,还以为全世界都在观赏。
悲哀啊。
顺便说一下,这么多年呆在北京这座国际化大城市,没少见过呆在中国的美国人,多次闲聊。
我也问过他们,对于中国媒体上对美国的抨击怎么看。
其中最有印象的一位我其实都忘记他叫啥了,在酒吧里,这位外企驻京高管说着一口标准道地的汉语,他说——
中国媒体写的根本就是中国人自己想象出来的美国人。
真实的美国人几乎从不关心和自身无关的国际问题。
美国人对中国没有任何敌意,因为美国人从不和有敌意的任何国家展开贸易。
美国人目前唯一关心中国的政治议题就是双方贸易不平衡,因为这影响到美国人的口袋的现金。
他很遗憾中国人目前这样想象美国,不过他从乐观的角度去想这事,这确实会给中国的国家发展树立一个标杆,激烈反对美国有助于中国人获得进步的动力。
我追问,难道美国人就不担心中国的强大?
这位美国人耸了耸肩,嘲讽的看着我,说,难道你们中国人要学习日本人,飞跃整个太平洋来打美国吗?欢迎。
回到《方方日记》上,武汉有1100万人,有那么多正能量的人,那么多宣传口的正规编制人员,完全可以写出正能量的纪实文学,各种感恩各种大爱,去和方方日记去竞争。
如果真的正能量无往而不胜,那么又焉有《方方日记》容身之地啊。
堂堂正正的竞争之路不去走,非得搞各种歪门邪道。
说实在话吧,方方日记是没啥文学性可言的,文字很粗糙且随意。
可是,就这样的文字,日夜输出正能量的大军还比不过,养了那么网评员简直就是浪费钱了。
所以,别怪共军太狡猾,也别说共军有高达。
楚云飞都说了,就是五万头猪,抓三天也抓不完啊。
那么多热血青年的网评员抵不过一个老太太,都能说你们啥才好。
整天翻来覆去就是感恩大爱加油这些词,这么打发老百姓,老百姓怎么可能买账啊。
所以,别整天正能量正能量的。
自己在负能量的方方日记面前溃不成军,还怨天怼地,有什么意思啊。
正能量大军们就不能派个上将潘凤一员吗?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很难吗?
多从自家猪队友身上找原因才是真。
发表评论